俄军新锐亮相:“萨尔玛”300毫米火箭炮系统开启远程精确打击新篇章
近日,俄罗斯本土唯一的多管火箭炮系统制造商——莫托维利哈(Motovilikhinskiye Zavody PJSC)公司,在彼尔姆的年度工业展览会上,隆重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“萨尔玛(Sarma)”300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统。这一备受瞩目的新型武器系统,承载着俄罗斯改进远程打击能力、实现战术升级的战略期望。
“萨尔玛”系统:传承与革新
展开剩余80%新款9A52-4“萨尔玛”300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统,集成了俄罗斯在远程火箭炮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。该系统基于坚固可靠的卡玛兹-63501型8×8军用卡车底盘,并特别加装了装甲驾驶室,以提升乘员在严酷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。其核心的发射模块由六根300毫米口径的发射管构成,并整合了先进的侦察、目标参数输入以及自动火控设备,确保了高效精准的打击能力。
追溯其设计渊源,“萨尔玛”系统并非横空出世。它是在先前“卡玛(Kama)”项目的基础上,进行了一次重大改进与升级。21世纪初,莫托维利哈公司便开始探索采用卡玛兹卡车底盘,以取代传统笨重的越野车辆,旨在打造一款更轻便、机动性更强的300毫米多管火箭炮。2007年,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(MAKS)上展出的“卡玛”火箭炮原型车,便已初步展现了其模块化运输发射单元的构想。尽管“卡玛”项目当时并未实现大规模量产,仅停留在实验和测试阶段,但其在模块化设计、快速装填、弹药运输以及集装箱化等方面的探索,为“萨尔玛”系统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技术演进:从“卡玛”到“萨尔玛”
“萨尔玛”系统在技术层面汲取了诸多宝贵的经验。它能够发射“龙卷风”系列火箭弹(如9M55系列),以及射程更远的“龙卷风-S”系列制导火箭弹(如9M542、9M544、9M549),其射程覆盖了70公里至130公里不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龙卷风-S”系列制导火箭弹采用了先进的卫星辅助惯性制导系统,配合旋转稳定机制、可展开弹翼以及可编程自动控制系统,显著提升了打击精度,力求实现“点穴式”精确打击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“面覆盖”压制。
此外,为“卡玛”火箭炮系统研发的9Ya295型六联装运输发射单元,其设计理念也被延续并优化。虽然“萨尔玛”系统最终放弃了独立的模块化运输发射单元,转而采用更简化的装填方式,但其配套的9T234-4型弹药运输车,能够高效地完成火箭弹的运输和装填工作,并与发射车共享相同的底盘和高机动性,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后勤保障效率和战场协同能力。
设计理念:平衡与取舍
“萨尔玛”火箭炮系统采用的卡玛兹-63501型8×8战术卡车底盘,长11.2米,宽2.5米,高3.15米,拥有390毫米的离地间隙,以及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。其360马力的V8柴油发动机,以及对公路机动性的高度重视,充分体现了设计团队在战略机动性与后勤整合方面的考量。
相较于传统的重型12管火箭炮系统,“萨尔玛”系统在携带弹药数量上有所减少,但以此换来了更高的战术机动性、更快的战斗状态转换速度以及更优越的车组防护能力。这种设计上的取舍,旨在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机动转移能力,降低暴露在敌方反炮兵火力下的风险。在炮兵连的编制层面,“萨尔玛”系统的引入,将促使组织架构围绕模块化轮式发射车、弹药运输车以及侦察装备进行重塑,从而在后勤补给、风险管理以及战场精确打击能力的分配等方面,带来作战原则的革新。
展望未来
俄罗斯军工界正致力于通过远程制导火箭弹技术,提升其远程打击的效能。俄方数据显示,其制导火箭弹的命中精度已达到射程的零点几百分之几。“萨尔玛”火箭炮系统与远程制导火箭弹的结合,预示着俄军将更加侧重于以高精度、远射程的打击方式,取代过去大范围的饱和攻击。设计团队还在积极研究更先进的模块化发射器,并探索未来轮式发射车能否承载更多发射管的可能性,以期进一步提升其火力输出能力。
尽管“萨尔玛”火箭炮系统在设计上做出了一些妥协,例如减少了每辆发射车的携弹量,但其在机动性、防护性以及打击精度上的显著提升,无疑使其成为俄罗斯陆军远程火力打击体系中的一员重要新锐,有望为未来的战场带来新的变化。"
发布于:广东省哪家证券公司最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